院教〔2024〕55号(关于做好2025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通知)
更新时间:2024-10-10 浏览量: 来源:学校内网
各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了解学生对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检验和训练学生对所学知识、原理、方法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实践动手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为确保2025届本科毕业生论文(设计)工作进度和质量,现将有关工作要求通知如下:
一、工作计划安排
序号 |
工作环节 |
主要内容 |
时间安排 |
1 |
准备工作 |
1.各学院制订本单位本科论文(设计)工作具体进度安排表并上报教务处实践科备案; |
2024.11.15前 |
2.教务处协调知网公司,配合各学院做好2025届本科论文(设计)指导教师及学生的知网论文(设计)系统使用培训工作。 |
|||
2 |
征题审题 |
1.指导教师根据科研课题、社会发展、实践应用,按拟指导学生数的1:1.2,提出论文(设计)候选课题; |
2024.11.22前 |
2.学院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组织专家根据专业要求审题; |
|||
3.各学院上报2025届本科论文(设计)选题安排表电子档至教务处实践科; |
|||
4.教务处将各学院上报选题报送监评中心安排督导专家审查,并反馈专家审查意见。 |
2024.12.6前 |
||
3 |
组织选题 |
1.各学院召开论文(设计)工作动员大会,向学生公布论文(设计)课题并上网公示; |
2024.12.20前 |
2.师生双向选择,确定每个学生的论文(设计)课题和指导教师; |
|||
3.各学院上报《武昌首义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课题安排表》纸质及电子档至教务处实践科备案。 |
|||
4 |
下达任务 |
指导教师撰写任务书,报学院审核同意后将任务书下达学生。 |
2024.12.27前 |
5 |
组织开题 |
1.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制定研究进度计划、查阅文献资料、撰写开题报告,并评阅开题报告、撰写评语; |
2025.3.7前 |
2.学院以分组集中汇报形式组织开题答辩,并至少提前3天将开题答辩安排表报教务处实践科备案; |
|||
3.教务处安排督导专家抽查各专业开题答辩组织情况。 |
|||
6 |
研究课题 |
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根据课题实施方案进行深入研究,督促、检查学生工作进展,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相关问题,每周至少指导1次,每两周至少撰写1次教师指导记录并签字。 |
论文(设计)工作全过程 |
7 |
中期检查 |
1.学院组织各专业、指导教师、学生开展论文(设计)中期进展情况自查; |
2025.4.11前 |
2.指导教师对所指导学生进行检查,填写《武昌首义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期进展情况检查表》,并报专业负责人审查; |
|||
3.教务处组织督导专家开展专项检查。 |
|||
8 |
查重 |
指导教师指导学生使用知网论文查重系统进行学术不端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提出处理建议。 |
2025.5.16前 |
9 |
抽检 |
教务处、监评中心按专业以随机抽取方式组织论文(设计)抽检,并将抽检结果反馈各学院。 |
2025.5.16前 |
10 |
答辩资格审查 |
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答辩资格审查,并填写《武昌首义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审批表》。 |
2025.5.16前 |
11 |
评阅 |
1.指导教师参考《武昌首义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评分标准》对学生的论文(设计)评分并撰写评语; |
2025.5.23前 |
2.评阅教师参考《武昌首义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评分标准》对学生的论文(设计)评分并撰写评语。 |
|||
12 |
组织答辩 |
1.学院制订答辩工作方案,并至少提前3天将各专业答辩工作安排表报教务处实践科备案; |
2025.5.30前 |
2.学院组织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一等奖申报者进行公开答辩示范会,各专业组织毕业生、答辩小组教师现场观摩; |
|||
3.各答辩小组组织答辩会,参考《武昌首义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评分标准》对学生的论文(设计)评分并撰写评语; |
|||
4.各专业对学生论文(设计)进行综合成绩评定,并报专业负责人审核签字。 |
|||
13 |
复审评优 |
1.学院对评定等级为优秀或不及格以及答辩成绩等级与指导教师评分等级相差两个以上的论文(设计)进行复议,确定最终论文(设计)综合成绩及等级; |
2025.6.6前 |
2.论文(设计)成绩经主管教学副院长审核签字后报教务处学务科备案; |
|||
3.学院确定优秀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推荐学生名单,并上报《武昌首义学院优秀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申报表》《武昌首义学院优秀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推荐汇总表》至教务处实践科; |
2025.6.13前 |
||
4.教务处组织校内、外专家,对学院推荐的优秀论文(设计)进行复审,确定校级优秀论文(设计)名单。 |
|||
14 |
总结归档 |
1.指导教师收齐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全套资料,审核无误后报学院教务办公室存档; |
2025.6.6前 |
2.学院组织指导教师、专业对论文(设计)工作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提交工作总结至教务处实践科备案; |
2025.6.27前 |
||
3.各专业整理论文(设计)专业资料和学生资料,归档管理。 |
2025.7.4前 |
二、工作具体要求
各学院要充分总结往届论文(设计)工作经验,制订详细工作计划,严格执行指导教师负责制,强化全过程管理,注重结果导向,确保论文(设计)质量。
(一)合理安排工作进度
各学院参照本文第一条“工作计划安排”,合理制订本单位工作具体进度安排表。论文(设计)工作主要集中安排在2024-2025学年度第2学期内进行,各学院可结合本单位实际统筹安排论文(设计)工作,但每个阶段的时间截点不得滞后于学校统一安排的时间节点。
(二)用好论文(设计)管理系统
各学院要充分利用知网论文(设计)管理系统(http://wsyu.co.cnki.net)做好征题、审题、选题、开题、中期检查、论文(设计)查重、论文(设计)评阅、资格审查、答辩、复审评优和总结归档等工作。认真总结2024届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知网使用情况,杜绝知网系统填写信息与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文本实际信息不一致的情况。
(三)强化过程管理
学院是论文(设计)工作管理主体,要严格按照《武昌首义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办法》及各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教学大纲要求开展各项工作,突出过程性评价,强化论文(设计)过程管理、环节管理和流程管理,做到程序规范、标准明确、有据可查。通过组织往届优秀论文(设计)展、论文(设计)写作专题培训、论文(设计)系统使用培训等活动,提高学生论文(设计)撰写能力;通过学生信息员和院、校级督导,及时了解工作进展、发现问题予以改进;通过学院论文(设计)自查,对论文(设计)选题、课题研究安排、内容逻辑构建、专业能力展现以及学术规范遵守等进行考察。确保学院管理到位、教师指导到位、学生投入到位、论文(设计)质量保障到位。
(四)加强教师指导
指导教师须充分发挥主体责任和主导作用,加强对论文(设计)的全过程和精细化指导,做到每周有任务布置、有答疑辅导、有进展汇报。要定期检查学生课题研究进度,指导学生制订课题研究计划安排,围绕文献资料查阅与综述撰写、数据整理与分析、系统或工程方案设计、论文(设计)写作技能等开展专题指导,全面掌握学生论文(设计)进度和质量状况,至少每两周撰写1次(总次数不少于8次)不少于50汉字的论文(设计)指导工作记录并签字。指导教师须认真审阅论文(设计),做好所指导学生的答辩资格审查工作;根据查重结果、论文(设计)抽检反馈及评阅教师意见、答辩小组意见,指导学生做好论文(设计)修改与完善,把好审核关口。对于企业教师和外聘教师,各专业应有计划的安排校内专职教师予以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五)强化诚信教育
指导教师是查处论文(设计)买卖、代写行为的第一责任人,要引导学生遵守学术规范、恪守学术道德、严守学术诚信。指导教师须对论文(设计)是否由学生独立完成进行审查,确保原创性;学院须积极采取措施,坚决抵制学术不端,杜绝论文(设计)抄袭、剽窃、买卖、代写等弄虚作假现象。有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取消学生答辩资格并视情况予以相应的纪律处分。
(六)认真落实抽检安排
各专业在论文答辩前应开展论文抽检自查,自查不通过的,视作答辩资格审查不通过。在学校论文抽检环节反馈不合格的,经修改通过二次抽检后才能评定论文成绩。论文抽检通过率纳入学校院(部)考核指标。
(七)严格资格审查与程序管理
答辩前一周,学生须完成规定的论文(设计)任务,并提交符合相关规范要求的开题报告、论文(设计说明书及设计图纸等)、查重报告、答辩审批表等全套材料,由指导教师进行答辩资格审查。答辩小组在答辩前进行复查,资格审查通过后方能参加答辩。严格履行答辩程序,答辩前学院须面向教师和学生分别召开答辩工作专题会,明确答辩时间、组织形式、答辩流程、仪表着装等规范标准与要求。
(八)分批组织答辩
学院答辩委员会要秉承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提前公布答辩时间安排和答辩学生名单,确保应答辩学生不遗漏。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分类实施、分批组织答辩,采取学生申报、导师审核与公开示范答辩相结合的方式,做到成熟一批答辩一批。答辩过程中,突出学术和育人导向,遵守答辩时间规范,聚焦学术规范、研究方法与内容展开交流讨论,要充分挖掘育人资源,注重仪式感教育,营造浓郁庄重的学术氛围。严格答辩管理,凡未经答辩或未经答辩委员会审核的论文(设计)均不给予成绩;对答辩未通过者,须在学生修改完善后组织二次答辩。
(九)做好资料归档
归档材料包括专业资料和学生资料两类,专业资料由各专业指定专人落实归档工作,资料包括教学大纲、工作进度安排表、课题安排表、选题统计分析表、成绩登记表、工作总结等,以专业为单位统一装袋归档;学生资料由指导教师负责落实归档工作,资料包括任务书、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表、教师指导记录表、论文文本(设计说明书及设计图纸等)、查重报告、答辩审批表、答辩记录表、成绩评定表等,以学生为单位统一装袋归档。
教务处实践科联系人:童丽琴,联系电话:027-88426183,电子邮箱:1018854198@qq.com。
武昌首义学院
2024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