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2021年下半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工作的通知
更新时间:2021-10-18 浏览量: 来源:教务处
全校各单位:
2021年下半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将于2021年12月18日举行,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组考防疫工作的指导意见(2021版)》文件、《省教育考试院关于做好2021年下半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湖北考区)笔试工作的通知》(鄂综考〔2021〕11号)等文件要求,现将学校考点有关考试工作的安排通知如下,请各有关单位遵照执行。
一、考试组织机构
(一)考试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主考:李桂兰
副组长、副主考:雷敏、明安卿
成员:徐秋梅、张小菊、周自伦
(二)工作组
1.监察组:明安卿
2.防疫组:明安卿、李雪、王福革、黄日新、潘成法、贝华
3.保卫、设备、后勤保障组:王福革、罗有良、黄日新、贝华
4.播音及宣传组:王成发、王凯、李炎
5.巡视组:赵瑜、罗蕊、林飞、杨芳、陈佃生、吴世杰、杨琳
6.考点办公室:罗磊、张文琴、吴斯茜
考点办公室设在18号教学楼1楼休息室
7.考场办公室
(1)第一考场办公室:
|
四级 |
六级 |
负责人 |
冯涛 |
|
成员 |
陈艳、童丽琴、陈明、陈少芬、黄晓、王静 |
陈艳、童丽琴、陈明、陈少芬、 黄晓、王静 |
负责楼层范围 |
18号教学楼1-2楼 |
|
负责考场范围 |
001-054 |
001-020 |
防疫及违纪处理负责人 |
李雪 |
|
办公室地点 |
18号教学楼1楼休息室 |
(2)第二考场办公室:
|
四级 |
六级 |
负责人 |
蔡道文 |
|
成员 |
王梓、游汉娟、周倩、许慧、 林琳、夏世酉珍、陈蕾 |
王梓、游汉娟、周倩、许慧、 林琳、夏世酉珍、陈蕾 |
负责楼层范围 |
18号教学楼3-4楼 |
|
负责考场范围 |
055-111 |
021-040 |
防疫及违纪处理负责人 |
高霞 |
|
办公室地点 |
18号教学楼3楼休息室 |
(3)第三考场办公室:
|
四级 |
六级 |
负责人 |
邱长虎 |
|
成员 |
刘媛媛、高飞、吴语龄、 刘米娇、袁锦雯 |
刘媛媛、高飞、吴语龄、 刘米娇、袁锦雯 |
负责楼层范围 |
18号教学楼5-6楼 |
|
负责考场范围 |
112-153 |
041-059 |
防疫及违纪处理负责人 |
罗萍 |
|
办公室地点 |
18号教学楼5楼休息室 |
二、考点基本情况
(一)考点代码及名称
1.考点代码:42091
2.校区代码:0
3.考点名称:武昌首义学院
(二)考生与考场数
1.英语四级考生4585人,英语六级考生1748人。
2.英语四级考场153个,英语六级考场59个。
(三)听力频率:18号楼FM85.5MHz
(四)考场位置:18号楼1-6楼
(五)备用考场:18号楼103、105、303
(六)备用隔离考场:18号楼104、205、404、504、604
(七)医务室:18号教学楼1楼教师休息室
三、考试总体工作安排与要求
(一)防疫工作
1.考前准备
(1)对所有考生进行健康状况监测。所有参考学生提前14天进行日常体温测量并如实填写《健康声明书》。
(2)对所有考试工作人员进行健康状况监测。所有参与人员需提前14天进行日常体温测量和身体健康状况监测,身体异常的要及时诊疗,参与相关工作前3天内有发热症状的不得参加。
(3)考场布置。普通考场考生座位横向间距80厘米以上,纵向间距根据考场实际面积尽量增大。备用隔离考场最多四人一间,采取最前排、最后排或四角排位的方式多人共用一间。
(4)准备防疫用品。根据需要配备口罩、一次性手套、消毒液、手持式体温检测仪等防疫用品。
(5)考场消毒。根据要求对所有考试场所、通道、区域、桌椅进行清洁消毒。
2.考试当天
(1)设置体温检测点。在18号教学楼入口处设置搭有专用通道的体温检测点,对所有进入考点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同时设置留观点,供检测不合格人员短时休息调整使用。
(2)教学楼入口处负责体温测量的工作人员要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和一次性手套,普通考场监考员全程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隔离考场的监考员及工作人员需穿戴工作服、医用防护口罩和一次性手套等,必要时可穿戴防护服。考生在进入考场前要佩戴口罩,进入考场时不得因为佩戴口罩影响身份识别,进入考场后由考生自行决定是否佩戴。
所有考生、监考员和工作人员必须随时做好手卫生。考生如有发热、咳嗽等症状者,须安排在备用隔离考场考试。(具体防疫工作,相关部门参照附件1)
(二)考试组织工作
1.根据考试工作规范的要求,考点实行主考负责制,防疫及组织工作由考试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和领导。
考点办公室负责考试期间的组织管理、处理考点突发情况和信息汇总上报。考场办公室负责考场及监考员管理、试卷收发和违纪处理等工作。巡视组负责考试前学生进场手机及通信设备检查;考试过程中对考场内手机及通信设备的巡查;考场突发事件处理监察组负责实施6小时回放验看制度,即每隔6个小时回放一遍前6个小时录像,并填写详细记录。业务及后勤保障组负责考场设施设备检修、音频播放、试卷保密、安全保卫、电力保障、车辆调配、宣传以及医务等工作。(考试工作安排与分工见附件2)
2.学校将于12月14日14:30在行政楼二楼会议室召开考试工作协调会(参会人员:各学院书记、外国语学院院长,校办、学生处、设备处、保卫处、宣传部、水电中心、车队等部门负责人)。会议主要内容为安排考前各项准备工作,并对考试期间的工作进行布置。12月17日下午15:00,在18-114教室召开考办人员及监考员工作培训会,监考人员会前领取考试用资料袋,并在会后布置考场。
(三)考试安全保密工作
落实安全保密制度,提前部署试卷押送、保密室值班以及考场保卫等工作,做到万无一失,保证考试安全平稳进行。落实涉密人员信息登记备案制度,加强对涉密人员的监督管理,完善涉密人员的相互监督制约机制。做好保密室监控录像保存,实施每6小时回放验看监控录像制度。主考、副主考和考试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要不定期不定形式地检查保密工作情况。
(四)工作纪律
各考场办公室工作人员及监考员一经安排,不得擅自找人顶替,要按时参加考前考务工作人员及监考员培训会并布置考场。考试当天,全体监考员须按时到达考场,听从考场办公室工作人员指挥完成各项工作。
监考员不得擅自交换考场,监考过程中须履行职责,不得无故离岗,不得私留、翻拍试题册和答题卡,不得协助考生舞弊,监考中要认真填写考试相关材料,配合违纪考生处理工作。考试结束后,监考员须等考场办公室工作人员清点试卷确认无误后方能离开。
(五)诚信考试教育
考试前加强学生诚信考试教育宣传工作,学生填写诚信考试承诺书,并通过广播、网页和宣传栏等形式,向学生宣传考试纪律以及注意事项。各学院要加强对学生的诚信考试教育,尤其要针对毕业班学生做好思想工作,大力倡导诚信考试,防止通信工具舞弊、防止大规模违纪舞弊或试卷雷同的事件发生。
附件:1.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组考防疫工作的指导意见(2021版)
2.考试工作安排与分工
武昌首义学院
2021年12月9日
附件1: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全国大学英语
四、六级考试组考防疫工作的指导意见(2021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明电〔2020〕14号)精神,保障广大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障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CET)安全有序组织,现对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下CET组考防疫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各地应在国家教育考试联席会议工作机制和应急处置工作机制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省级承办机构、考点高校的职责任务,增强卫生健康、疾控等方面应急处置力量,做好考试组织、疫情防控及突发事件处置工作。
1.制定组考防疫工作方案和预案。各省级承办机构要会同卫生健康、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指导各考点高校,结合校园疫情防控规定,制定、细化校内组考防疫工作方案和预案。
2.完善支撑保障制度。各省级承办机构要积极协调考点高校,研究制定考试工作人员和专项资金保障政策,确保组考工作中所需的考试工作人员、组考防疫经费、必需的设施设备、物资物品等充足到位。
3.完善考点防疫工作职责。考点主考、副主考、监考员等增加防疫工作职责;考点增设一名副主考(原则上由考点高校分管防疫工作负责人或当地卫建、疾控部门或校内医疗机构负责人担任)专职负责涉疫常规工作和突发事件处置;完善考点内、考场内防疫工作流程和处置流程。
三、落实组考环节防疫措施
1.1继续完善、细化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
1.2提前14天对所有参与人员进行日常体温测量和身体健康状况监测,身体异常的要及时诊疗,参与相关工作前3天内有发热症状的不得参加。
1.3对试卷运送车辆、试卷保管场所进行彻底消毒,试卷保密室存放试卷前开窗通风,没有窗户的保密室可采用风扇等设备加强机械通风。
1.4较远地区到省级考试机构领取试卷过程中需要在外住宿和餐饮的,要选择卫生条件达标的宾馆和饭店,采用分餐制用餐。试卷进入各地保密室后,试卷安保人员每天仍须监测健康状况并作好记录。
2.1对所有考生进行健康状况监测。所有考生由所在学校负责从考前第14天开始,每日体温测量、记录并进行健康状况监测,体温测量记录以及出现身体异常情况的,要及时报告,已毕业考生由原所在学校负责此项工作。
对考前考生身体状况异常和监测发现身体状况异常的,须由考点高校须依据本地防疫工作要求,结合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意见,在保障广大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前提下,综合研判评估是否具备正常参加考试的条件,凡不具备的,考生不得与健康考生同考场考试。
如考生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疑似患者、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不得参加本次考试。治愈未超过14天的病例、不能排除感染可能的发热患者,由考点高校须依据本地防疫工作要求,结合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意见,在保障广大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前提下,综合研判其是否可以正常参加考试。
2.2对所有考试工作人员进行健康状况监测。考试工作人员所在单位在考前14天要对所有考试工作人员进行每日体温测量、记录和健康状况监测,出现身体异常的要及时诊疗,考前3天内有发热症状的不得参与考试工作。原则上安排接种过新冠病毒疫苗的工作人员参加考试相关工作。
所有考生及考试工作人员在考前14天和考试期间避免参加聚会、聚餐等聚集性活动,减少进入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要做好个人防护。凡筛查发现考前14天内有境外或非低风险地区活动轨迹的,按当地政府有关疫情防控规定进行处理。
2.3设置考点、考场
2.3.1设置体温检测点。各考点高校要在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进入考试封闭区域(考试楼)的入口处设置搭有凉棚通道的体温检测点,对所有进入考点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同时,设置体温异常者复检室等,供检测不合格人员短时休息调整使用。
2.3.2准备备用隔离考场。原则上每10个普通考场设1个备用隔离考场(每考点不得少于3个),备用隔离考场布置按照普通考场(须配备录像设备)的要求执行。备用隔离考场应选择通风良好、相对独立的教室,并设置专用防疫特殊通道,配备速干手消毒剂、个人防护用品等,桌椅表面光滑易于清洁。如需使用空调,则应为分体式空调,同时配备具备防疫条件的监考员和工作人员。备用隔离考场应做明确标识,在外围设置警戒线。
考试当天有发热、咳嗽等症状者,须安排在备用隔离考场考试。备用隔离考场原则上须一人一间。当备用隔离考场不够用时,在不影响考生正常考试的情况下,经综合研判风险后,可采取最前排、最后排或四角排位的方式多人共用一间(最多不超过4人)。
2.3.3准备防疫用品。各考点需要配备口罩(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手套、水银体温计、手持式体温检测仪等。有条件的,可配置大通量无接触体温检测设备。各考点要按每人每半天1支的标准为考试工作人员配备口罩,并为考生准备一定数量的备用口罩(原则上考生口罩自备)。要配备数量充足的速干手消毒剂、含氯消毒剂、季铵盐类消毒剂或其他有效的消毒剂。
备用隔离考场除上述物品外,还需准备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防护服、医用防护口罩、防护面屏或护目镜、工作鞋等。
2.3.4布置考场。在符合CET考场设置要求基础上,低风险地区考场内的考生座位横向间距80厘米以上,纵向间距根据考场实际面积尽量增大;非低风险地区考场内座位设置前后左右均应保持大于100厘米的间距(考场安排考生人数可低于30人/考场要求)。
3.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进入考点、考场
3.1所有人员必须接受体温测量及考点规定的健康、行程证明检查。考试封闭区域(考试楼)可设多个体温测量通道,所有进入该区域的考生、考试工作人员必须接受体温测量。接受体温测量时须有序进行,严格控制人员行进速度和间距。
所有考生、考试工作人员体温低于37.3℃且健康、行程证明符合考点规定方可进入考点。第一次测量体温不合格的,可适当休息后使用其他设备或其他方式再次测量。对于两次测量体温不合格或健康和行程证明不符合规定的,考点高校须依据本地防疫工作要求结合卫生监控、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意见,在保障广大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前提下,综合研判评估是否具备参加考试和组织考试工作的条件,凡不具备相关条件的,考试工作人员不得承担考试工作,考生不得与健康考生同考场考试。
3.2防护和消毒要求
3.2.1关于防护。考生不得因为佩戴口罩影响身份识别。低风险地区的考生在进入考场前要佩戴口罩,进入考场后由考生自行决定是否佩戴;非低风险地区、备用隔离考场的考生要全程佩戴口罩。考点入口负责体温测量的工作人员要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和一次性手套;普通考场监考员全程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隔离考场的监考员及工作人员需穿戴工作服、医用防护口罩和一次性手套等,必要时可穿戴防护服。所有考生、监考员和工作人员必须随时做好手卫生。
3.2.2关于消毒。考前,考点要在当地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指导下,指定专人对考试场所、通道、区域、桌椅等进行清洁消毒,明确张贴完成标识。未发生过新冠肺炎疫情的考试场所,要进行至少一次彻底的卫生大扫除和至少一次预防性消毒,消毒后要进行通风;发生过疫情的学校,原则上不做考点使用。考生、考试工作人员进入考场前宜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或者洗手。低风险地区在每天考试结束后,要对考场做一次预防性消毒;非低风险地区要在每科目考试结束后做一次预防性消毒。
隔离考场考试的考生如出现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应由专业人员及时做好考场的终末消毒,并且不可再次使用。其他情况,隔离考场可按如下方式进行消毒:加强对门把手、桌椅等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每科考试后,可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或用有效的消毒湿巾擦拭。
3.2.3关于考场降温和通风。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考点的考务办公室和考场可以保持自然通风,也可以采用电风扇等设备加强通风,电风扇在使用前应进行清洗。如使用冰块降温,应保证冰块及制冰使用的水卫生安全。在使用电风扇降温时,门窗不要完全闭合。
普通考场可以使用分体空调或中央空调,备用隔离考场应使用分体空调,并严格按照《夏季空调运行管理与使用指引(修订版)》(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0﹞174号)要求使用管理。对出现过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的考场,应在当地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的指导下,对空调卫生状况进行评估,合格后方可启用;不合格的中央空调,建议参照WS/T 396-2012《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规范》进行清洗消毒。空调使用期间,普通考场如使用分体空调,使用过程中门窗不要完全闭合,宜每场考试结束后(运行2~3小时)通风换气约20~30分钟;如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应保证通风系统正常,供风安全,以最大新风量运行,保证充足的新风输入,所有排风直接排到室外。使用分体空调的备用隔离考场应保持考场开门开窗通风。
4.考试结束
4.1考生散场时要按监考员的指令有序离场,不得拥挤,保持人员间距。考点可安排各考场错峰离场。
4.2监考员在考务办公室要有序交接考试材料,不得拥挤,保持人员间距。
4.3在备用隔离考场考试的考生,试卷、答卷、草稿纸、物品等应在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指导下,采用不影响答卷字迹的方式消毒,消毒后按正常流程处理。消毒处理过程中工作人员应穿戴工作服、医用防护口罩和一次性手套等,同时做好手卫生。
5.考试过程中异常情况处置
考试当天有发热、咳嗽等症状者,由考点当地的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专业人员进行个案研判,具备继续完成考试条件的考生,须安排在备用隔离考场考试。考生从普通考场转移至备用隔离考场(未出考点)所耽误的时间,经省级承办机构批准予以补齐。考试结束时,由负责研判的专业人员当场简要向所有考生进行解释和说明,避免其他考生恐慌。
6.1答题卡和评卷点应完善工作期间的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
6.2答题卡扫描及评卷前14天,须对所有工作人员进行每日体温测量、记录和健康状况监测,身体异常的要及时诊疗。工作开始前3天内有发热症状的,不得参加扫描及评卷工作。要求所有工作人员在工作期间应减少外出,避免前往人员聚集场所。
6.3对答题卡扫描和评卷工作区域严格实行封闭管理,进入工作区域的所有人员须进行体温测量、出示“健康码”和“通信大数据行程卡”,体温≥37.3℃、“健康码”或“通信大数据行程卡”异常的不得参加扫描及评卷工作。第一次测量体温≥37.3℃的,可适当休息后使用其他设备或其他方式再次测量,再测仍不合格的,不再安排参加后续扫描及评卷工作。
6.4答题卡扫描点和评卷点在当地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指导下,定期对工作场所和重点部位、集中食宿场所等进行环境卫生整治、消毒、通风等处理,并明确张贴完成标识。
6.5答题卡扫描和评卷技术服务公司应制定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完善扫描、评卷等设备的预防性消毒处理,提前了解工作地防疫规定,做好备用设备、备用人员的安排。
6.6答题卡扫描和评卷过程中,由省级承办机构负责,监督并执行健康状况每日零报告制度。
7.相关事项
7.1宣传。省级承办机构和考点高校要联合当地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考生及考试工作人员的公共卫生知识水平、健康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告知考生所采取的有关措施;对于考生、考试工作人员出现的焦虑、焦躁情绪,各考点高校应在考前进行心理疏解和辅导,缓解压力,消除顾虑。
7.2培训。省级承办机构和考点高校要在考务培训中增加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内容,考试工作人员应掌握防疫基本技能和考点内处置流程。
7.3演练。考前,考点要组织考试工作人员、部分考生进行包括入场体温检测、突发异常情况处置在内的全过程模拟演练。调试设备,熟悉检测操作;为满足疫情防控要求,考点可将考生进入考试封闭区域(考试楼)时间适当提前,设定合理的进场开始时间,控制入场、离场进度;熟练掌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法和程序。
7.4技术保障。省级承办机构和考点高校要做好考点的视频监控录像、身份识别、作弊防控、综合管理、考生服务等系统运维工作,确保设备到位、功能实现、使用正常,采取有效手段做好考生、考试工作人员的身份识别和验证工作。
7.5考生赴考
省级承办机构和考点高校应在考前提醒考生,出行时提前准备好口罩,做好个人防护,遵守考点学校防疫规定,配合考点学校完成健康检查和登记。非封闭式管理的考生,如乘坐私家车、步行、骑自行车赴考点途中,可不必佩戴口罩。如乘坐出租车或网约车赴考点,乘坐时在后排落座并全程佩戴口罩,下车后应及时做好手卫生。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赴考点,全程佩戴口罩,可佩戴一次性手套,并做好手卫生。途中尽量避免用手接触其他物品,与周围乘客尽可能保持安全距离。如乘坐校车赴考点,宜全程佩戴口罩,保持开窗通风、分散就座,途中避免在车上饮食和用手接触其他物品,下车后做好手卫生。
四、其他工作要求
1.组考工作中的疫情防控措施要符合国家、当地政府关于疫情防控的各项法律、法规、制度的规定。
2.各省级承办机构、高校可结合本地实际,在本指导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实施细则。
3.本指导意见随疫情的发展状况和当地政府关于疫情防控的要求适时作出调整。
教育部考试中心
2021年10月18日
附件2:
考试工作安排与分工
时间 |
工作内容 |
分工负责 |
12月18日前 |
检修设有考场的教室桌椅、灯光和电源;校对教室内时钟的时间。 |
设备处 |
调试检修听力播放设备;组织听力试听。 |
设备处、宣传部、外语学院 |
|
布置张贴诚信考试宣传海报,制作横幅、提示展板和曝光台。 |
考点办公室 |
|
对保密室设备和环境进行检查,模拟进行监控录像6小时回放。登记记录所有涉密人员信息并报考试院备案。 |
监察组、考点办公室 |
|
发布监考通知,准备考试资料并装袋。 |
考点办公室、考场办公室 |
|
落实试卷押运、保密室值班保卫人员安排,报考点办公室。 |
保卫处 |
|
落实考试使用车辆安排。 |
车队 |
|
落实听力播放人员,并报考点办公室。 |
宣传部、外语学院 |
|
做好学生及监考老师考前各项防疫准备工作 |
多部门协调 |
|
12月13-17日 |
网络有害信息监控和上报。 |
考点办公室 |
校园环境整治,杜绝在校内贩卖作弊工具和答案的情况。清除校园内非法小广告。 |
保卫处 |
|
清除教学楼内非法小广告。 |
设备处 |
|
利用网络、广播开展诚信考试宣传。 |
考点办公室、宣传部 |
|
12月17日 |
考务工作人员及监考员培训,布置考场。 |
考点办公室、全体监考员 |
检修屏蔽器设备。教学楼电子显示屏宣传语。 |
设备处 |
|
考场布置完毕后,封闭18号教学楼。 |
设备处 |
|
12月18日 |
7:20/13:00押送试卷到18号楼考场。 |
考点办公室、保卫处、车队 |
7:10/13:00前检查18号教学楼是否有闲杂人等,并限制人员出入;打开各考场及考场办公室大门。 |
保卫处、设备处 |
|
13:30监考员领取六级考试资料并布置考场。 |
考场办公室、监考员 |
|
8:10(14:10)监考员在考场办公室前集中,查看抽签结果,领取试卷袋。 |
考场办公室、监考员 |
|
8:20(14:20)组织考生入场。 |
设备处、监考员 |
|
9:00(15:00)考试开始。迟到考生不得进入考场参加考试。11:20(17:25)考试结束,考试结束前考生不得离开考场。 |
监考员 |
|
当天考场供电保障,播音室及UPS电源的供电。 |
总务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