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处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建设 >> 课程建设 >> 正文

“沉浸式”磨课:新法学院法学专业探索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新路径

更新时间:2023-03-07  浏览量:   来源:教务处     更多

最后一张了


3月2日,新法学院副院长李涛带队,文法系主任陈永蓉、副主任戚莹一起前往嘉鱼校区,上午到课堂倾听青年教师胡振的《中国法制史》课程,下午旁听黄芬老师的《刑法总论》课程。3月7日,法学专业多位老师在武昌校区全程旁听蔡文琦老师的《民事诉讼法学》课程,在本轮磨课活动中,法学专业积极探索“沉浸式”磨课新形式。

专业管理者全员沉浸。为避免因专业方向不同,对老师们的指导产生误判,法学专业全体管理者,还有无课老师,一起同时参加课堂磨课。

多课时沉浸。尽量旁听同一个老师同一门课程的多个课时,在相对较长时间的听课过程中,发现教师突出的、有待改进的问题。

在课堂沉浸。直接深入到授课教师的课堂上进行磨课,细致观察授课教师在课堂上的综合表现。

在学生中沉浸。首先,参加听课的教师,把自己摆在一个普通学生的角度,体会授课老师的教学效果;其次,听课者认真查看学生的教材批注、听课笔记,观察学生的课堂纪律;最后,听课者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交流,倾听学生对老师授课的感受,收集、分析、反馈学生对该门课程的正面评价和共性意见。

全过程沉浸。听课者课前逐项检查老师的“五带”,特别是教案的撰写质量;课中认真听课,认为值得商榷的地方认真加于记录;课后结合学生的意见,经过合议之后,同老师进行沟通反馈,帮助老师正确认识学生的评分和同行的评价,倾听被磨课老师的真实想法,帮助老师发现容易忽视的问题,分析深层次的具体原因,共商可行的改进方法。

激励型沉浸。注重发现老师用心做的好的方面,加以鼓励和示范,号召专业全体老师学习。如胡振老师为学生编写了非常详细的讲义,黄芬老师案例应用匹配度高,蔡文琦老师的法言法语讲述规范,这些都是在本轮多课时磨课过程中发现的教师个人教学亮点。

本次磨课产生了较好的效果,合议提出的改进意见和建议,被磨课老师虚心接受。蔡文琦老师说,专业领导来听课,我开始有些忐忑,但课中三位领导坐在学生中间认真听课,课后又耐心倾听我的困惑和想法,指导我分析改进,介绍了很多经验和方法,我深受启发;胡振老师说,原以为磨课后的交流是一场大批判,没有想到肯定了我一直努力和用力的几个点,这给了我很大的鼓励;黄芬老师说,学院领导多次强调教学案例不能信马由缰,要有学术性和专业性,对此我着实下了一些功夫,探究了案例应用的科学方法,这次磨课中得到了肯定,增强了我持续改进的信心。参加旁听的邓思老师说,多课时听老师的一门课,发现专业同事有很多优点值得吸收借鉴。

“沉浸式”磨课,磨真课、真磨课,磨的是学生求知的心愿和希望,磨的是老师教学的困惑和诉求,磨的也是教学管理的新举措。法学专业将以本次磨课为契机,持续推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法学专业人才。


特约记者 陈永蓉

编辑 张会容